主页 联系电话 重要新闻 联系我们
往复式压缩机润滑及冷却系统故障处理(全)

发表时间: 2025-10-14 11:55:18

作者: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与检修网

浏览: 12

故障处理一:

1.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特点,旋转方向、安全阀的作用是什么?

齿轮油泵是一对啮合的齿轮,其中有一个是主动轮,用键固定在一端伸出壳外的轴上,由原动机带动,另一个是从动轮,与主动轮相啮合而转动。当两齿分开后,形成低压空间(吸入空间),吸入液体。液体分两路沿壳壁被齿轮推着前进,压送到排出空间(齿与齿啮合前),最后进入排出管。齿轮与泵盖的侧面间隙很小,故液体不会有很大的倒流(一般径向间隙为0.1~0.15mm,侧面间隙为0.04~0.10mm)。

齿轮泵的特点:

(1)结构简单紧凑;

(2)扬程较高,流量均匀;

(3)适合输送粘性较大的液体。

在设备上作为润滑油供应设备,其旋转方向是唯一的。

为了防止排出管堵塞、排出压力过高而发生事故,在泵壳上装有安全阀。安全阀的作用:因为齿轮泵的出口和入口是隔绝的,所以在外界需要油量较少时,会引起出口管道的压力急剧升高,以致使出口管线和泵壳发生破坏。安全阀就起到防止破坏的作用,即当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后,使出口管线内的一部分油泄掉。

2.循环油压不高或突然降至到零是什么原因?

(1)循环油油位低,油温高,粘度小。

(2)油过滤器堵塞。

(3)油管漏油严重。

(4)油泵齿轮磨损,间隙过大,工作效率差;齿轮油泵轴封不好,吸入空气。

(5)油调节阀开得过大。

(6)齿轮油泵人口管被污油堵塞。

处理方法:增加循环油量,开大冷却水以降低油温,停用油过滤器,清洗油过滤网(循环油暂走近路阀,关死过滤器进出口阀),停机修理油泵,调整间隙,必要时可更换齿轮。当循环油压突然降至零时,应立即停车。

3.润滑油因温度低而粘度大怎么办?

润滑油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粘度稠厚,不易流动。在此情况下虽然开动油泵,但供油非常缓慢,而且油量很小,必须采取下列措施以保证正常供油:

在低温时,虽然不向油冷却器内供水,但应向油槽内的加热蛇形管内通入蒸汽或采用电热棒加热机油,将油加热到30~35℃后,开始供油。

4.齿轮油泵各部间隙应留多大?

通常循环油系统中的齿轮油泵供油压力为0.8~2.0kg/cm²(表压),对置式压缩机的薄壁瓦润滑油压为2.0~2.5kg/cm²(表压)。

当齿轮油泵的侧盖间隙或齿周间隙过大时,或齿牙经磨损后间隙增大时,就会形成油液在泵内短路回流,油压不够。为了保证正常的油压,油泵各部正常间隙一般应符合下列数值:

泵壳与齿轮间径向间隙:0.1~0.2mm;

泵壳与齿轮间轴向间隙:0.05~0.10mm;

齿轮轴与轴套径向间隙:0.02~0.05mm;

如果发现间隙不符时,可将泵壳侧盖磨去一些或加入适当厚度的纸垫进行调整,其他部件可进行更换。

故障处理二:

1.润滑油过热是什么原因?

压缩机曲轴箱内的油温一般不应超过60℃。当油温过高时,会使运动摩擦机件的热量不易散逸,将引起一系列的故障。其主要原因是:

(1)运动机件过热。压缩机的运动机件,包括曲轴、十字头、滑块、连杆等,由于运转不正常而产生过度摩擦发热,同时也将使机油过热。通常,运动摩擦机件的温度不应超过 55℃,如发现有过热情况,应及时检查原因进行处理。

(2)油冷却系统失灵。油冷却器应能保证油泵供出的机油温度不超过30~35℃,如果冷却效率不佳,应查明冷却器是否有阻塞、结垢或漏水等情况,立即采取措施消除。

(3)油料污染,油号不符。如果所采用润滑油的粘度不符合摩擦零件接触处的比压力,就会出现半干摩擦的工作条件,从而导致剧烈磨损和发热。已经污染或经过烧瓦之后的机油由于油质变坏,性能不符合原有技术条件,使润滑工作处于恶劣的状况。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a.采用符合规定的润滑油。

b.加入的润滑油经沉淀,并经过三级过滤后再注入。

c.已严重污染或经烧瓦的润滑油应检查其粘度和机械杂质含量,必要时予以更换。

2.油压降低是什么原因?

(1)油安全阀有问题,要修理或更换新的安全阀。

(2)油汞有问题,要检查齿轮与壳体的间隙是否磨大必要时可更换新齿轮。

(3)油箱的油量不足,应适当增加润滑油。

(4)轴瓦过度磨损,应修理或更换新轴承。

(5)油过滤器堵塞,应清洗油过滤器或油箱过滤网。

(6)油冷却器堵塞,要清洗油冷却器。

(7)润滑油粘度下降或油温过高,要更换新的润滑油或冷却。

(8)管路系统连接处漏油,应加以紧固,防止泄漏。

3.注油器的柱塞常出现哪些问题?

注油器的柱塞如果发生故障,就会使供油中断。这时可以从注油器柱塞玻璃视孔观察滴油指示器是否滴油,如果没有滴油就证实其注塞系统有问题,应检查下列部位,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应采取措施进行排除。

(1)吸油柱塞是否严重磨损。

(2)吸油口是否被污染堵塞。

(3)油箱液面是否有足够的油。

(4)柱塞腔内是否有气体。

4.注油器供油不正常或不供油对压缩机有什么影响?

要想使一台压缩机(有油润滑)正常运行,就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气缸润滑油。当润滑油不足时会引起摩擦表面的迅速磨损或个别零件的卡涩;润滑油过多时,则会促使积炭形成,破坏活塞的密封性,使零件迅速磨损,并导致积炭在气缸内部灼烧。因供油量不足时,会使润滑点干摩发热,可用测量温度的方法检测出来;供油量过多时,也可从活塞环上和气阀上积炭过多的现象判断出来。

5.注油器的逆止阀返气是什么原因?

当注油器逆止阀失效时,有压力的气体顺着油管反压至注油器内,在滴油时观察玻璃处,将会发现有气泡冒出。同时,由于气体被压缩后发热,注油管线也将出现发热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持续下去,将会使气缸或填料函因缺油而发生一系列的损坏事故。其注油逆止阀失败的原因是:含有污垢,尤其是粒状杂质的润滑油进人止回阀内,将阀芯垫起使其失去返回的作用,或阀内的弹簧折损以及阀芯损坏。为了预防这些故障的出现,应采取如下措施:

(1)使用经过过滤的清洁油质(最好用三次过滤)。

(2)检修或更换不良气阀。

(3)最好使用装有双重阀芯的止回阀。

故障处理三:

1.润滑油管堵塞是什么原因?

泥砂、焊渣、棉纱头等杂物都有可能将油管堵塞,使润滑点少油或无油,产生过热磨损,或使供油柱塞出口阻力过大而造成损坏。当油管堵塞时,供油点没有油,被堵塞的管段前面很可能发生漏油或发生该注油点的供油柱塞损坏等现象。

为了防止润滑油管堵塞,应采取下列措施:

(1)在安装前,将油管逐根清洗干净,最好通过碱洗水洗和白布擦或用带有压力的空气吹扫干净。

(2)油管不够长而需要接长时,应装上活接头,或采用套管的方法焊接加长,以避免焊渣或熔化的金属堵塞管子。

(3)弯管时用煨管工具冷弯或氧乙炔火焰加热煨弯,应注意防止煨扁或金属过热而变形。

(4)油管和注油器装配好后,应进行系统的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操作压力的1.5倍,当发现有渗漏或破裂时,应予以修理或更换。

(5)注油器与填料函、气缸供油点接通前,应先将注油器开动起来,在每一个供油点处检查来油情况和清洁程度直到清洁以后,再正式连上接头。

2.怎样正确调节注油器的供油量?

注油器调节不当,将造成供油量不正常。为了保证正常的供油量,必须对注油器进行正确调节,其调节方法如下:

(1)整个注油器供油量的调节:将传动注油器的连杆偏心距加以改变或将传动摇杆增加或减少。

(2)单个注油柱塞的调节(即每个供油点供油量的调节):旋动每个吸油柱上的调节螺钉,即可改变其供油量。

3.冷却水中带有气泡是什么原因?

(1)冷却器内严重腐蚀,管线破裂。

(2)铸造气缸时,内壁有小的裂缝,安装时或修理时没有及时发现。开车生产后,气体泄漏到水套内。

(3)气缸进油管垫片漏气或丝扣漏气。

处理方法:冷却水中有气泡,由于气压大于水压,会影响冷却水进入气缸水套处冷却。因此,冷却水中有气泡,气缸壳体温度会增高,如果气缸内壁裂缝增大,那就越漏越严重,必须马上处理。

4.怎样防止冷却水管系统的泄漏?

(1)冷却系统的管子在安装前或大修后,必须经过水压试验,达到合格。

(2)水管系统上的阀门、管件等均需进行严密度试验和强度试验。

(3)整个冷却水管系统必须进行全系统的通水试验,并对所发现的渗漏缺陷(在焊缝、垫圈、衬垫、阀门等处)进行修理。

急样防止冷却水管件及冷却水管的冻裂?

(1)零度以下的低温会造成水管件冻裂损坏,因此,温度在零度以下时,需将不开车的压缩机冷却水全部放掉,以防止结冰,造成冻裂事故。

(2)对不能放水的管道,要加上保温层或埋入足够深的地下或让水不停顿地循环流通,这些方法都可以防止冻裂。

故障处理四:

压缩机的出口气温过高是什么原因?

通常,压缩机的出口气温不得高于140~160℃,否则表明冷却水系统的工作不正常(出口气阀和活塞环气除外)。这一点可以从各级气缸的出口测温计上检查出来。

当气温过高时,气缸壁和气缸盖的温度也随之增高,并将破坏活塞组件的正常润滑,还容易在气阀上形成积炭和使活塞环在活塞槽内烧损或卡塞,从而造成一系列事故。因此,当发现压缩机出口气温高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加以排除。其主要原因是:

(1)水不足冷却水供应不足将造成冷却效果不良。一般说来回水温度高于35~40℃时,就表明冷却水的供应不足。各级气缸冷却水的温升一般不超过10~15℃。如果查明压缩机气温过高是供水不足引起的,则用增加冷却水量的方法就可以降低出口气温和相应气缸腔体的温度。

当所供的冷却水温较高时,用增加冷却水量的方法效果不好。这时最好采取降低水温的措施(包括供给新鲜冷水),将加热的回水排走,或经过降温后再循环使用。

(2)水垢影响

在压缩机的运转过程中,气缸冷却表面上逐渐聚积着从冷却水中沉淀下来的沉淀物,这就是通常所称的水垢。水垢妨碍传热,降低冷却效率,并使被压缩气体的温度和其单位电能消耗量急剧增高。水垢增多的速度,取决于冷却水的质量和温度。

水垢的形成是由于水中含有可溶解的盐类和悬浮的机械杂质。当水被加热时,即以沉淀物的形式聚积贴附在冷却水套腔壁上,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形成为水垢层。因此,必须定期地检查水垢的厚度,其厚度一般不应超过2mm。当发现冷却效率降低时,应打开气缸上的检查孔检查水垢的形成情况。清除水垢的方法有:化学清洗及物理清洗。

来源:陕西设备管理